2025年10月,香港证券监管机构正式批准华夏基金发行全球首批Solana现货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香港在加密货币监管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作为全球第三大加密货币,Solana以高吞吐量、低成本的区块链技术闻名,此次获批不仅为投资者提供合规投资渠道,更彰显香港构建"数字资产全球创新中心"的战略决心。

从比特币到Solana的监管演进
香港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框架历经多年迭代。2023年6月,《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修订)条例》生效,要求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必须持牌经营,并强制实施"双重发牌制度"——平台需同时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及《打击洗钱条例》要求。2024年3月,香港金管局推出稳定币沙盒,2025年5月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8月生效后成为全球首个全面监管稳定币的司法管辖区。SFC在2025年2月发布的"ASPIRe"路线图中明确,将通过12项措施构建"连接、保障、产品、基建、联系"五大支柱,推动虚拟资产市场安全创新。
此次Solana ETF的获批,正是在这一监管框架下的突破性实践。华夏Solana ETF(3460)将于10月27日登陆香港交易所,支持港元、人民币、美元三币种交易,每手100股。产品管理费0.99%,由中银国际保诚信托托管,OSL数字证券提供交易平台。值得关注的是,该ETF直接持有Solana原生代币(SOL),而非衍生品,投资者可实时追踪价格波动,并通过质押SOL获得约7%-10%的年化收益,形成"现货持仓+质押生息"的创新模式。
市场影响
Solana ETF的获批,标志着香港加密货币产品线从比特币、以太坊向"高性能公链"赛道的延伸。摩根大通预测,其首年净流入或达15亿美元,虽仅为以太坊ETF的七分之一,但质押收益机制可能吸引机构投资者。对散户而言,通过传统证券账户投资Solana现货,无需管理私钥即可参与加密市场,降低参与门槛。
全球范围内,加拿大已率先于2025年4月批准Solana ETF,并允许质押收益分配,形成"北美-亚洲"监管联动。而美国SEC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虽收到多份山寨币ETF申请,但至今未批准除以太坊外的现货产品。香港此举或对美国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全球加密资产监管标准趋同。
上市详情
根据香港证券交易所(HKEX) 华夏基金将管理Solana ETF,正式名称为华夏阳光ETF。
该基金定于 10 月 27 日首次亮相,最低投资额约为 100 美元,每个交易单位为 100 股。
交易操作将通过 OSL Exchange 进行,OSL Digital Securities 将担任次托管人,中银国际保诚信托有限公司将担任主要托管人。
华夏基金是香港资产管理领域的主要参与者,此前曾推出该地区首批比特币和以太坊现货ETF— 为更广泛的机构访问加密货币奠定基础。
推动山寨币ETF市场
香港的批准早于美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 Solana ETF 的授权仍被推迟,部分原因是监管瓶颈和政府关门造成的干扰。
美国目前有待审理的申请现货山寨币ETF包括索拉纳在内,XRP, 和高压氧舱.
分析人士认为,香港的举措可能会加速山寨币 ETF 领域的全球竞争,并迫使美国监管机构采取行动。
现货 Solana ETF已在加拿大、巴西和哈萨克斯坦推出,香港的加入可能会带来适度的机构资金流入。
据摩根大通分析师称,Solana ETF 在第一年就可能吸引高达 15 亿美元的资金,约占以太坊 ETF 流入量的七分之一。
